3月2日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推动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。
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、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赵欢、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等人出席。近100分钟的发布会上谈及了房地产泡沫化、贷款利率回升、输入型通货膨胀等话题。
防范化解金融风险
郭树清表示,去年,我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。
首先,金融体系内部高杠杆下降。过去金融体系经过一段时间长期快速发展,2017年至2020年,银行业和保险业总资产年均增速都降到了较低水平,银行业是8.3%,保险业是11.4%,大体只有2009年至2016年间年均增速的一半,金融体系内部空转的同业资产占比大幅下降,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绩,也决定了银行体系、整个金融体系能够平稳运行,风险总体可控。
第二,银行业处置不良资产的力度加大,2017年至2020年累计处置不良贷款8.8万亿元,超过之前12年总和。
第三,“影子银行”得到了有序拆解,过去“影子银行”规模很大,无论叫投资、理财还是P2P,本质为信贷,就是说做银行业务又不按照银行的规则办,这些平台没有任何约束,所以问题比较严重。“影子银行”的规模较历史峰值压降约20万亿元,使得金融体系比较健康、比较稳定。
房地产有泡沫化倾向
由于炒房火热,房地产已成我国金融风险最大的“灰犀牛”。
“很多人买房子不是为了居住,而是为了投资或者投机,这是很危险的。一旦市场出现问题,个人财产就会面临很大损失,贷款还不上,银行也收不回贷款、本金和利息,经济生活就发生很大的混乱,所以必须既积极又稳妥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。”郭树清说。
他表示,目前房地产金融化、泡沫化倾向还比较强,但去年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效,即投向房地产的贷款增速第一次降到了平均贷款增速之下。
他相信,房地产的问题会逐步得到好转,目前也进一步采取一系列措施。对于近期,各城市“一城一策”推出房地产综合调控举措,郭树清解读称,目的是实现稳地价、稳房价、稳预期,逐步把房地产的问题解决好。
输入性通货膨胀可控
去年,为应对新冠疫情,欧美发达国家、一些中小国家等采取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。对此,郭树清指出,副作用已经逐步显现。
一是金融市场方面,欧美发达国家金融市场高位运行,和实体经济严重背道而驰。他表示,金融市场应该反映实体经济的状况,如果和实体经济差别太大,就会产生问题,担心国外金融资产泡沫会破裂。
二是流动性增加以后,由于经济已高度全球化,中国经济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密切相连,外国资本流入中国数量会明显增加,并且我国资产价格有很大的吸引力,外国资本流入是必然的。他指出,目前规模和速度在可控范围内,正在研究采取更有效的办法,一方面鼓励资本要素跨境流动,另一方面避免造成国内金融市场太大的波动。
贷款利率预计将回升
去年整个金融机构向社会让利1.5万亿元,郭树清表示今年有很多政策将延续下去,不过因为今年整个市场利率在回升,预计贷款利率也会有回升,而总的来说,利率还是比较低的。“我们将通过支持财务重组、债务重组、企业重组、债转股等多种形式继续支持企业,降低企业负担”。
赵欢表示,去年开发银行通过贷款利率下调,减免中间业务收费,直接向实体经济让利335亿元。这是直接让利,不包括通过支持企业财务重整、破产重整、呆账核销等方面的支持力度。今年开发银行将继续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,在贷款定价方面仍然保持较低水平。当然,贷款资金成本会随着市场变动而变动的,总体上银行的净息差会保持在去年较低的稳定水平上,在收费方面还会继续向实体经济让利,有力地支持“六稳”“六保”。
处置不良贷款力度不减
针对今年银行业不良贷款的情况,郭树清表示,今年将保持处置力度不减。因为我们每年的贷款都是净增长,贷款增速保持12%左右。去年情况非常特殊,贷款增长速度非常快但全年没有超过13%,这是为什么没有实行过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原因。
2020年已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,全年处置不良资产3.02万亿元。现在没有一个明确指标,还在和各家银行沟通,看看他们怎么估计自己银行的状况,可能2021年需要处置的不良贷款还会增长,甚至会延续到明年,因为有的贷款期限比较长。
未来要加大力度、稳中求进,保证在经济和银行金融体系的可承受范围内。
谷澍以农行为例,他指出,2020年克服了疫情冲击,处置不良贷款比较高,现在信贷资产是15万亿元,保持了信贷资产质量的稳定。
农行不良贷款率有一段时间比较高,现在已降到可比银行的平均水平,对不良贷款认定标准非常严格。原本监管规定逾期90天被划分为不良的期限,在农行缩短为逾期超过20天,目的是加强资产质量的前瞻性管理。
去年延本延息的贷款将于今年3月31日为结点,谷澍表示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时点,从目前的情况看,比普通贷款不良率高一些。“从农行的样本来看,受疫情影响,不良贷款的反弹风险是有的,但风险基本可控”。
来源:国际金融报